在空气净化领域,高效过滤器发挥着关键作用,其结构类型多样,常见的有有隔板和无隔板结构。对于众多企业和项目而言,选择合适结构的高效过滤器,成本是重要考量因素。下面为您详细剖析不同结构高效过滤器的成本差异。
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生产工艺相对复杂。它需使用隔板材料,如铝箔、纸等将滤材分隔成多个空气通道。隔板材料本身有一定成本,且安装隔板的组装工艺也增加了生产时间和人工成本。以常见的采用铝箔隔板、镀锌钢板外框、超细玻璃纤维滤材的有隔板高效过滤器为例,在尺寸为 610×610×292mm、过滤效率 H13 等级时,市场价格通常在 400 - 800 元 / 台。若对隔板材质要求更高,如在一些高精度电子生产车间使用的不锈钢隔板有隔板高效过滤器,成本会进一步上升。
无隔板高效过滤器采用热溶胶作为滤芯分隔物,结构相对简单,减少了隔板材料及安装隔板的工序,在生产环节成本有所降低。同样尺寸为 610×610×292mm、过滤效率 H13 等级的无隔板高效过滤器,若外框为铝合金材质、滤材为超细玻璃纤维,市场价格大致在 300 - 600 元 / 台。因结构紧凑、生产流程简化,其初期采购成本往往低于同规格有隔板产品。
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内部因有隔板存在,气流通过时会受到一定阻碍,导致空气阻力相对较大。为保证足够的风量,空调通风系统需配备功率更大的风机,这意味着更高的能耗。据专业测试,在风量为 1000m³/h 的工况下,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的阻力一般在 250 - 350Pa,相比无隔板过滤器,其每年因阻力增加导致的额外耗电量,按工业用电 0.8 元 / 度计算,每台可达 1000 - 1500 元(假设设备每年运行 8000 小时)。长期运行,能耗成本相当可观。
无隔板高效过滤器结构紧凑,气流通道顺畅,空气阻力小。在相同风量 1000m³/h 工况下,其阻力通常在 150 - 250Pa。风机无需高功率运行就能满足风量需求,有效降低能耗。以同样用电价格和运行时长计算,每年每台无隔板高效过滤器能耗成本相比有隔板可节省 500 - 1000 元,长期运行可大幅节约电费支出。
有隔板高效过滤器维护较为复杂。更换滤材时,需小心拆卸隔板,避免损坏,对维护人员技术要求高,增加人工成本。且隔板在多次拆卸后可能变形,需一同更换,进一步提高维护成本。其容尘量相对较小,在相同污染环境下,更换周期可能比无隔板过滤器短。以某制药厂洁净车间为例,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平均每 6 - 8 个月需更换一次,每次更换人工及材料成本约 500 - 800 元。
无隔板高效过滤器维护相对简便,因无复杂隔板结构,更换滤材操作简单,对维护人员技术要求低,人工成本少。且其容尘量分布更均匀,使用寿命长,更换周期可延长至 8 - 12 个月。在相同制药厂洁净车间环境下,每次更换人工及材料成本约 300 - 500 元,长期维护更换成本优势明显。
总体来看,有隔板高效过滤器初期采购成本可能较低,但运行能耗和维护更换成本高;无隔板高效过滤器初期采购成本有优势,且运行能耗和维护成本低。在选择高效过滤器结构时,需综合项目预算、运行时长、维护难度等因素,权衡不同结构在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差异,做出最经济、合适的选择。